
▲ 食用菌菇種植大棚
“鄉村振興,規劃先行”,繪好了一張藍圖,才能對準方向使勁。向勝孫初到村里,不了解村情民意,就發揚軍人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硬作風,“年假不放,周末不休”,把全身心撲在牌樓村發展上,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奔走鄉間田野,充分調研論證,向村民請教、向致富能手學習,摸清吃透牌樓村村情民意。最終,《九江市柴桑區牌樓村鄉村振興發展規劃》、《牌樓村鄉村振興工作幫扶方案》和《牌樓村食用菌循環農業產業發展規劃》三大規劃高質量出爐,確立了牌樓村一二三產整合發展思路,制定了牌樓村具體落實路線圖,掛圖作戰,對表交賬,牌樓村鄉村振興工作有序推進。

▲ 市工信局領導來村幫助菌菇銷售
作為市工信局派駐的第一書記,向勝孫充分發揮好派出單位的資源優勢,加強各方溝通協調,統籌利用好多方資源。一是加強溝通協調。及時向派出單位領導匯報駐村工作進展和推進工作的意見建議,積極與九江市、柴桑區等職能部門溝通聯系,爭取資金和項目支持。駐村以來,爭取市工信局幫扶資金70萬元,爭取相關職能部門資金支持5萬元,爭取企業幫扶資金1萬元。

二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,采取走出去引進來、合作與租賃并舉的方式,先后引進禮淶、仙客來兩家農業龍頭企業,香菇、羊肚兩家專業種植戶,投資400萬元建立牌樓村食用菌循環農業產業園,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,提供就業崗位17—23個,帶動脫貧戶人均增收200元。三是積極開展消費幫扶,打通產業發展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充分發揮市工信局與企業聯系密切的優勢,積極主動與超市、企業溝通對接,多措并舉,幫助牌樓村發展產業,幫助銷售農產品,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。截至目前,幫助牌樓村銷售香菇、葡萄、西瓜等農產品,累計銷售金額40多萬元。